close


           

                                                                          愛上鼓浪嶼


        鼓浪嶼在唐宋時期尚未發跡,四周遍佈沙灘且草木茂盛,因此被稱為「圓沙洲」、「圓州仔」,元末時期逐漸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到了明代當地居民發現島的西南端擁有一個受海水侵蝕的岩洞,每當海浪衝擊便發出如擊鼓的聲響,因此稱之為「鼓浪石」,該島嶼也在明代因而得名為「鼓浪嶼」。          


       



 



廈門鼓浪嶼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與廈門市區隔海相望,是廈門西南方的一座小島嶼,當地居民擁有鋼琴及小提琴的數量為全中國之首,是集歷史人文、建築景觀及音樂藝術的著名島嶼,因此擁有「海上花園」、「鋼琴之島」、「音樂島」及「萬國建築博覽會」等美稱,也在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城區」。



 




 




 



 



到鼓浪嶼由廈門東渡碼頭(過去在和平碼頭)撘接駁渡輪前往,只有五百公尺許的距離,幾分鐘就到達了。鼓浪嶼內禁行汽機車,除了環島電瓶車外,其餘車輛不能上島,只能步行,因此又稱為「步行島」,漫步在島上感受島嶼內幽靜的氣氛令人身心愉悅,是遊客前來廈門旅遊的理想選擇,也是廈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鼓浪嶼因為在1902年淪為列強的公共租界,島上有許多外國傳教士、領事留下來的西洋建築,加上不少有錢的華僑早年赴南洋經商致富後,喜歡在此興建別墅,為島上的建築增加不少南洋色彩。也因此,整座小島到處可見花草扶疏、逸趣盎然,就算逛上一整天也逛不完。鼓浪嶼全島面積約1.84平方公里,擁有「日光岩」、「皓月園」、「鋼琴博物館」、「菽莊花園」及「鼓浪石」等許多景色宜人的著名景點。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佔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鄭成功巨型石像已于1985827日落成。這位虎將之雄威,從此永駐覆鼎岩上。雕像高15.7公尺,重1617噸,由23625泉州白花崗岩精雕組合而成。



 



 



 




菽莊花園」位於廈門鼓浪嶼東南海濱,建於1913年,原為臺灣富商林爾嘉的私人花園,面臨大海、背靠日光岩,分為藏海園及補山園兩大部份,園內擁有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及小蘭亭等十大景,是廈門的著名景點。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面積約450平方公尺、高2層,建成於2000年,館內陳列許多40多架古鋼琴,包括名貴的鎦金鋼琴、100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及最大的立式鋼琴等,介紹世界鋼琴的發展歷史,展現廈門鼓浪嶼音樂、鋼琴之島的形象,很可惜室內禁止拍照。



 


 


「日光岩」原名為晃岩是鼓浪嶼的主要景點,上有日光岩寺,擁有許多歷史石刻及勝景,登臨頂峰您可將鼓浪嶼、廈門及周圍許多小島盡收眼底,日光岩頂端凌空聳立的巨石現今成為廈門的象徵,是遊客來廈門鼓浪嶼旅遊的必去景點之一。



 



 



 



 



 



如果以人文、歷史與建築角度而言,我認為鼓浪嶼比廈門市還有參觀的價值,雖然沒有車輛代步,必須完全靠雙腳旅行,但是感覺很累、很踏實、很有收穫。我在鼓浪嶼花了大約七小時,依然意猶未盡;一般旅行團不可能如此久留,這也是自助旅遊的特色之一。目前鼓浪嶼很多列為國家重點的建築都在整修,島上也有具特色的民宿與咖啡廳。優雅的建築、綠意盎然的植栽、陽光沙灘海洋、沒有空氣污染的環境,真的很適合長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菜籽部落 的頭像
    菜籽部落

    菜籽部落

    菜籽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