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婆羅浮圖」


「婆羅」可能來自梵文,乃「廟宇」之意;「浮圖」則是古爪哇文,意爲「山丘」,婆羅浮圖即「山丘上之廟宇」。婆羅浮圖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古蹟,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吳哥佛窟齊名,被稱為古東方四大奇蹟。婆羅浮圖整個建築物本身就是一座大佛塔,也有人認為婆羅圖是一個「曼荼羅」(意為「壇城」),曼荼羅粗淺而言是密宗對佛菩薩宮殿的描繪,深層而言則是覺者的宇宙觀的展現。


 


                                  


 


         


 


         


 


 婆羅浮圖為石製建築,共有佛像一千多尊,大型浮雕一千四百多幅,故又名「千佛寺」。連基座及最上的佛塔在內共有十層,象徵菩薩最高的十個階位(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勝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一說象徵十法界(即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下六層為方形,上三層為圓形,每層面積由下而上遞減,最高一層是佛塔,從塔基至塔頂最尖端高約四十公尺。其底下六層為正方形,表示六道生死輪迴的世間;上面三層為圓形,表示生死流轉,循環無窮的意思。佛教重視圓,「圓同太虛,無欠無餘」,是奮鬥的美滿結局。頂端的尖塔是「超天」,表示要脫離宇宙,升入更高的太虛境界,達到超脫生死的涅槃。


         


       


         


        


        


        


         


        


         
塔的各層均有表義,象徵了佛教所謂「三界」的宇宙觀。塔基(第一層)爲「欲界」,呈四方形,邊長一百一十多米,占地約一點五公頃。每邊圍牆均有描繪因果業報、六道苦樂情況的浮雕,總計一百六十多幅。四方的中間各有一條石階通道,直通塔頂。


         



          


         
塔基以上五層爲「色界」,皆呈四方形,每層的塔身部分均闢有佛龕,共計四百三十二個,龕內佛像之印相隨其坐向而有不同,分屬五方佛(五種佛智的形象化)的其中一尊。面向東方的是不動佛,右手施觸地印;面向南方的寶生佛右手作與願印;西方阿彌陀佛雙手定印置腹前;北方不空成就佛右手施無畏印。


         


         


         


        


                         




此五層相連而上形成四個迴廊,回廊左右壁面刻有一千四百六十幅敘事說理的浮雕,以及一千二百二十二幅裝飾性浮雕,全部連接起來長達三千多米。敘事說理的浮雕都是佛教故事及佛經內容,首個迴廊題材爲佛陀本生、佛傳、譬喻和教法,其中包括佛陀從降生至涅槃的傳奇一生;第二及第三個迴廊主題爲《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描寫善財童子如何到處參訪善知識,追尋宇宙人生的真諦;第四個迴廊的浮雕內容估計是《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的經變。



            


            


            


            


           

第七至九層以上爲「無色界」,三層同心圓台共建有七十二座鐘形小塔,每座塔都有兩、三個人的高度,佈滿菱形小窗,每一塔內均有一尊佛像。這些佛像大小與真人相若,面門一律朝外,結跏趺坐,可能也是五方佛。不過佛像被佛塔罩著,香客或遊人只能從塔身的小窗中窺見佛身一隅。當地傳說若能伸手摸到佛像的腳(女士)或手(男士),即表示與佛有緣,然後再順時針繞塔三圈許願,很快就能如願。



           


           


           


           


            


         


第十層是一座直徑九點九公尺、高七公尺的傘形大塔。據說裡面原有一尊結跏趺坐的巨形釋迦佛石像,但後來被盜走。甚至有傳說謂此佛像因修行圓滿,超升離開了。也有人說,塔身四面的既然是東南西北四方如來,照理頂層居中的應該是代表中央的大日如來。我以恭敬虔誠的心情,默念阿彌陀佛與心經,繞著大塔一周,祈求我周邊的人大家吉祥平安!


         


婆羅浮圖跟一般的佛塔不同,它還是一個佛法的立體教室。從踏入其拱門入口開始,順時針方向上繞行,即經歷由輪迴的最低層次逐步走向完美精神境界的過程。沿途的浮雕都在指引行者如何更上層樓,由以因果輪迴策發出離心,到發菩提心求道,最後證得寂靜樂境。為營造崇高及超越感,建築物不斷向高處伸展,卻只有狹窄的通道讓行者向上仰望。迴廊牆壁也高得讓行者無法看到上、下層,有謂其用意乃表示眾生要善用此生,突破層層煩惱迷障而昇華超脫。置身其中,敬畏及慕道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從第七層無色界開始,迴廊不見了,大概意味著智慧初開。越往上層去,內藏佛像的佛塔就越少窗口;到了第十層的大佛塔,塔身完全沒有開孔,整個佛像都被隱藏著。這似乎寓意隨著對自心佛性的體悟增加,越來越不可以外在色相見如來。


      


          


          

沈靜千餘年、屹立不搖的大巨人,不停地對著虔敬的朝聖者闡述著四聖諦、八正道之基本教義,藉由因果論及本生經浮雕的描繪,以生動的藝術形象對佛教教理加以圖解,告知眾生皆有佛性,唯藉精進修持,方得脫離輪迴苦痛,證得佛果!印尼在成為伊斯蘭教國家後,婆羅浮圖沒有失去它昔日的風采,它依然是佛教徒們朝拜的聖地。   
           


         


           


        


         


後記:由於史料缺乏,學者們對婆羅浮圖的歷史及其建造者很難確實說明,僅能從古碑銘上知道此傳奇建築約建於約在西元七七二至八三零年之間。當時信奉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為了收藏釋迦佛的真身舍利,動員了幾十萬農民和奴隸,歷時八十年以上建成。以銘文文字的推斷,幾乎可確定此佛塔是由大乘佛教的沙伊連德拉王朝的國王所建造,其第一位國王拉凱巴朗卡蘭曾在爪哇成功地將佛法傳播開來。
婆羅浮圖在1006年於一次火山爆發被埋,雜草覆蓋、沈睡許久。直至一八一四年一次大地震後,一位英國官員發現了婆羅浮屠,隨即展開了清理及挖掘工作。一九零七至一九一一年間,荷蘭殖民政府進行了首次修復工程;其後工程一度受阻,到了一九七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拯救婆羅浮屠的呼籲後,二十七個國家聯同印尼政府,花費二千萬美元作了第二次修復。這次修復工程大型而全面,各國專家借助高科技電腦技術將石塊重定,並進行修補、灌錫等保護及強化工程,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重現了婆羅浮屠的原貌。


一切因緣成熟後,我為婆羅浮圖初次來印尼,如願到夢想中的佛教聖地,完成我心中奇幻的朝聖旅程。感恩同行夥伴,大家結善緣於婆羅浮圖。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菜籽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